前言:要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,這是中國經濟界的共識。但怎樣才能實現,卻不是所有人都很清楚,很多企業在“工業4.0、智能制造、互聯網+”等概念滿天飛的環境下迷失了方向,智能制造也好,智能工廠也好,都有自己的實施條件和路徑,沒有捷徑可走。
如果稍加總結一下,以下十點會是企業或多或少需要走過的征途:精益化、標準化、模塊化、自動化、服務化、個性化、生態化、全球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
只不過,在走向中國智造的征途上,對于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企業來說,由于市場需求模式不同、產品工藝不同、管理基礎不同等,側重點有所不同。
四、自動化
自動化是智能制造中談論得最多的,很多地方政府和企業形象地把其稱之為“機器換人”,也做了不斷的嘗試,有成功也有失敗。
一家國內大型的裝備制造企業通過自主創新,將原來原材料處理的離散型加工方式進行集成,把原來獨立的10個工序通過自動化生產線連接在一起,實行精益式的連續生產,消除了中間環節的上下料、儲存和搬運,生產速度本身也比以前提高了2倍,結果這條自動化線的生產效率是原來的5倍,人員減少70%,生產周期縮短80%,其中一項改進的噴涂工藝為節省油漆損耗達到40%,雖然他們為這條生產線投資超過2000萬,但不到2年就收回了成本,現在每年獲取投資回報1000多萬元。
一家大型造紙企業通過建設新的生產線項目,引進國外更先進的設備,來為產品升級換代,提高生產效率,大幅度降低人員數量,以前完成產能50萬噸需要1300人左右,而現在新的生產線投產后只需要300人就可以完成同樣的產能。
另一家機械制造企業收獲的則是教訓,這家企業投資將近一個億上馬了一系列的自動化改造項目,包括大型的自動倉庫、自動化的鑄造與裝配線等,投產后發現成本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大幅上升了,雖然操作人員減少了,但設備維護人員增加了,由于經濟不景氣市場下滑,產能不足導致折舊和能耗成本大幅上升,10年都難以收回投資,面臨虧損壓力。
自動化與信息化是實現智能制造投資最大的部分。企業在做自動化改造前千萬要慎重,為什么要升級自動化?投資回報率是多少(合理的投資回報期應控制在5年以下)?自動化設備可靠性怎樣?有何風險?能適應產品的升級換代嗎?一定要想清楚,否則成本不降反升。
很多企業投入后才發現設備不成熟故障頻繁,或者上馬的設備不好用,還不如人工操作靈活方便,結果幾十萬、上百萬投入的設備被任性地擱置,這種無效的投入甚至會拖垮企業。
曾經有一家企業想上AGV(無人配送小車)代替人工配送,咨詢我們意見,當我們測算完這家企業的物流強度后建議他們暫緩投資,因為只有當物流強度達到一定的數值后投入AGV才是劃算的,否則成本更高,最終他們接受了我們建議暫停了該項自動化項目。
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人力成本的提高,自動化是個不可逆轉的趨勢。對于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,有的有成熟的自動化方案,有的則沒有,企業需要結合自身情況來規劃自動化方向。從投資回報最大、最容易實現的部分做起,當然還要結合前面所講的標準化和模塊化,并且滿足精益生產的要求,優化相應的生產流程,一步一步循序推進,且不可操之過急,盲目跟風。
如果稍加總結一下,以下十點會是企業或多或少需要走過的征途:精益化、標準化、模塊化、自動化、服務化、個性化、生態化、全球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
只不過,在走向中國智造的征途上,對于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企業來說,由于市場需求模式不同、產品工藝不同、管理基礎不同等,側重點有所不同。
四、自動化
自動化是智能制造中談論得最多的,很多地方政府和企業形象地把其稱之為“機器換人”,也做了不斷的嘗試,有成功也有失敗。
一家國內大型的裝備制造企業通過自主創新,將原來原材料處理的離散型加工方式進行集成,把原來獨立的10個工序通過自動化生產線連接在一起,實行精益式的連續生產,消除了中間環節的上下料、儲存和搬運,生產速度本身也比以前提高了2倍,結果這條自動化線的生產效率是原來的5倍,人員減少70%,生產周期縮短80%,其中一項改進的噴涂工藝為節省油漆損耗達到40%,雖然他們為這條生產線投資超過2000萬,但不到2年就收回了成本,現在每年獲取投資回報1000多萬元。
一家大型造紙企業通過建設新的生產線項目,引進國外更先進的設備,來為產品升級換代,提高生產效率,大幅度降低人員數量,以前完成產能50萬噸需要1300人左右,而現在新的生產線投產后只需要300人就可以完成同樣的產能。
另一家機械制造企業收獲的則是教訓,這家企業投資將近一個億上馬了一系列的自動化改造項目,包括大型的自動倉庫、自動化的鑄造與裝配線等,投產后發現成本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大幅上升了,雖然操作人員減少了,但設備維護人員增加了,由于經濟不景氣市場下滑,產能不足導致折舊和能耗成本大幅上升,10年都難以收回投資,面臨虧損壓力。
自動化與信息化是實現智能制造投資最大的部分。企業在做自動化改造前千萬要慎重,為什么要升級自動化?投資回報率是多少(合理的投資回報期應控制在5年以下)?自動化設備可靠性怎樣?有何風險?能適應產品的升級換代嗎?一定要想清楚,否則成本不降反升。
很多企業投入后才發現設備不成熟故障頻繁,或者上馬的設備不好用,還不如人工操作靈活方便,結果幾十萬、上百萬投入的設備被任性地擱置,這種無效的投入甚至會拖垮企業。
曾經有一家企業想上AGV(無人配送小車)代替人工配送,咨詢我們意見,當我們測算完這家企業的物流強度后建議他們暫緩投資,因為只有當物流強度達到一定的數值后投入AGV才是劃算的,否則成本更高,最終他們接受了我們建議暫停了該項自動化項目。
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人力成本的提高,自動化是個不可逆轉的趨勢。對于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,有的有成熟的自動化方案,有的則沒有,企業需要結合自身情況來規劃自動化方向。從投資回報最大、最容易實現的部分做起,當然還要結合前面所講的標準化和模塊化,并且滿足精益生產的要求,優化相應的生產流程,一步一步循序推進,且不可操之過急,盲目跟風。
作者:博革咨詢
推薦新聞
蘇州礦山機械領軍企業精益改善優秀成果展現
博革于2021年10月正式與蘇州創力達成合作,簽署精益布局項目,旨在全面改造升級齒輪車間,歷時4個月完成前期規劃,另根據規劃項目歷時1年改造完成,現新車間已經投入使用,并且達到預期目標。 /news/4855.html
博革攜手江東金具設備制造,精益咨詢管理改善促生產
江東金具決定與上海博革咨詢達成協議:由上海博革咨詢為江東金具進行工廠布局規劃和目視化設計工作。項目定位為打造絕緣子行業國內領先、行業標桿的智能化、自動化燈塔工廠。 /news/4866.html
國內PPE行業領軍企業賽立特園區精益布局
博革自2022年起為賽立特提供精益管理服務,助力企業搭建精益管理體系,推動精益化管理落地見效,從而全面轉型升級,提升企業競爭力。本次項目從2024年10月進駐,經過調研分析,圍繞園區整布局 /news/486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