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藥物流財務中心信用解凍流程優化案例
一、定義階段
1.項目背景
· 《信用管理制度》規定,對于超信用出庫應嚴格控制,未經審批不得出庫;
· 審批流程在OA中完成。
2.問題描述
· 無紙化審批;
· 每個流程需要7-8個審批節點;
· 對于著急發貨,但不滿足信用條件的訂單,無法及時出庫。
· 業務員提出“信用解凍流程”審批節點過多、速度較慢,超過業務員預計解凍時間,導致發貨時間滯后。

3.指標定義
· Y的定義
Y=信用解凍平均耗時
Y1=銷售部(純銷)信用解凍平均耗時
Y2=藥品分銷部信用解凍平均耗時
Y3=疫苗部信用解凍平均耗時
· 指標計算
√ 起點:業務員提交信用解凍申請;
√ 終點:審批流結束并歸檔(含非工作日時間)
4.項目范圍
· 涉及部門:銷售部(純銷)、藥品分銷部、疫苗部、財務部,總經辦;
· 涉及流程: OA中“信用解凍審批流程”。
5.項目目標及收益
· 項目目標
√ 梳理和優化現有信用解凍審批流程;
√ 分析和尋找解凍耗時的原因;
√ 縮短信用解凍平均時間。

· 項目收益
√ 風險可控前提下,縮短下訂單時間節
√ 盡早發貨
√ 提高客戶滿意度
二、測量階段
1.各部門超信用解凍筆數統計

2.各節點平均耗時統計
· 銷售部(純銷)

· 疫苗部

· 藥品分銷部

3.重復審批訂單與總超信用訂單數量對比圖
· 重復審批訂單:因為同一超信用原因而大量特批出庫的訂單;
· 重復審批訂單數量占比=當月同一原因特批的訂單數量/當月特批總訂單數量。

三、分析階段
1.重復審批
· 因為發票金額限制,單筆訂單金額必須小于等于117萬,導致拆單;
· 在一期間內,因同一超信用原因而大量多次特批發貨的訂單。
2.審批不及時
· 審批人員外出辦公或開會,未授權;
· 審批人員長時間未關注審批,導致審批滯后。
3.審批節點多
· 每筆流程需要經過7或8個審批節點;
· 僅對“總經理”處節點做了分流。
四、改進階段
1.重復審批——提前申請臨時額度和賬期
√ 增加新的流程:“客戶臨時額度及賬期申請流程”;
√ 大量發貨前申請;
√ 逐級審批;
√ 在一定期間內增加臨時額度及賬期;
√ 到期后自動恢復原額度和原賬期;
√ 跟蹤回款承諾時間。

2.審批節點多—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度授權
√ 按風險級別細分客戶等級;
√ 審批權限的授權;
√ 風險點的控制。

√ 總經理節點優化前后對比:

√ 主管副總及財務總監節點優化前后對比:

3.審批不及時——縮短每個審批節點的審批時間
√ 及時授權;
√ 增加超時提醒功能:短信提醒、郵件提醒、抄上級領導;
√ 整理各部門節點耗時情況,并下發。

五、控制階段
· 改善效果
改善措施自2014年11月1日起開始實施,故選取14年11月—15年1月信用解凍數據,改善后效果如下:

· 標準化——《信用管理制度》
√ 增加臨時額度及臨時賬期的管理
√ 審批流程及權限的調整
√ 客戶等級劃分的調整
作者:博革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