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益生產名詞解釋:節拍時間與增值時間
日期:2019-12-04 / 人氣: / 來源:www.hbhash.com / 熱門標簽: 精益生產 精益管理 精益生產咨詢
歡迎您訪問博革咨詢官網!博革咨詢是中國首家整合精益生產/六西格瑪/流程再造的咨詢公司,專注于提供 精益生產、6S現場管理、TPM設備管理、精益工廠布局、專業目視化、精益供應鏈、精益研發、六西格瑪管理等綜合性問題解決方案并負責落地實施。
全國咨詢熱線:021-62373515、157-2153-3189
我們承諾:見效快、易復制,目標必對賭!
Takt Time (節拍時間)
可用的生產時間除以顧客需求量。
例如一個機械廠每天運轉480分鐘,顧客每天的需求為240件產品,那么節拍時間就是兩分鐘。類似的,如果顧客每個月需要兩件產品,那么節拍時間就是兩周。使用節拍時間的,目的在于把生產與需求相匹配。它提供了精益生產系統的“心跳節奏”。
節拍時間是20世紀30年代德國飛機制造工業中使用的一個生產管理工具。(Takt是一個德語詞匯,表示像音樂節拍器那樣準確的間隔時間),指的是把飛機移動到下一個生產位置的時間間隔。這個概念于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豐田公司被廣泛應用,并于60年代晚期推廣到豐田公司所有的供應商。豐田公司通常每個月評審一次節拍時間,每10天進行一次調整檢查。
Value-Creating Time (增值時間)
在生產的過程中,能實際為顧客增加價值的工序時間。通常增值時間要短于周期時間,周期時間又要短于產品交付時間
參見:Value(價值)
Value-Creating (增值)
任何顧客認為有價值的活動。評估一個任務是否增值,最簡單方法就是去問問顧客,如果省略這個任務,他們會不會認為產品的價值有所減少。例如,返工和等候時間就不可能被顧客認為是有任何價值的活動,然而這卻存在于實際的生產和制造步驟之中。
對應的,還有Non Value-Creating (非增值)
在顧客眼中,任何只增加成本,而不增加價值的行動。
作者:博革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