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提升車間效率,對各車間生產現場的調查研究,運用IE手法中的流程法、五五法,以及Lean中的價值流程圖,物流及設施規劃等工具,發現各車間搬運浪費、庫存浪費、等待浪費的可改善空間巨大,車間物流改善小組應運而生。
通過對配件車間內油壓機,火排沖壓設備,火排裝配線,水箱沖壓設備,小U開料設備,總裝車間備料區等設施進行重新規劃、調整,減少車間一次物流距離1500M,在制品面積下降63%,庫存金額下降50%。通過燃熱產品部物與情報現狀圖與理想圖對比,得出目前存在的問題并設置改善對策。
物與情報的流動----通過制造與市場的產銷互動,嚴肅剛性計劃,快速響應市場反應,明確和規范計劃相關工作達到情報優化的目的。
2.鈑金火排Layout調整,分析鈑金車間布局及物流關系,規劃鈑金沖壓一個流布局
1.原材料入倉物流距離74M
2.鈑金車間原材料至開料區50M,開料后運送至暫存 區物流距離62米
3.暫存區至拉伸工序物流距離203M,
4.拉伸工序至沖壓工序物流距離188M,
1.原材料至火排小件沖壓物流距離75M
2.火排小件沖壓工序至裝配工序物流距離75M,
3.火排成品運送至總裝車間物流距離280M,
1.配件沖壓(7#廠房)各工序零星、分散;
2.配件各工序間物流往返、折轉,搬運量大,距離長;
3.配件到總裝(15#廠房)的搬運距離長。
4.三臺油壓機與開料機、沖壓線距離太長,約600米。
5.物料從卷料倉庫à小件自動沖壓設備à火排車間à總裝車間距離約900米
改善點:
1.將3臺油壓機由7#廠灶具區搬到8#廠;
2.兩條小件自動沖壓設備、火排車間由7#廠搬遷到8#廠,且就近布置;
3.常用模具近線化擺放;
4.7#廠沖壓設備按“一個流”布局;
5.卷材倉與開料線就近擺放;
6.物料從卷材倉à開料機à油壓機à沖壓線的距離縮短約455米
7.物料從卷材倉à小件沖壓à火排à總裝的距離縮短約585米
分析鋁水箱車間物流示意圖發現,鋁水箱沖壓至裝配工序物流距離73M,彎管工序至裝配車間55米。且存在多點分散生產、搬運距離長;生產信息溝通不便,在制品多;生產面積沒能合理利用等問題,因此重新調整生產布局,簡化物流路線。
現狀問題:配送隨意,配送量不一,缺乏節奏,工位堆積如山,人流、物流堵塞嚴重。經常出現找不到物料、物料堆積和短缺、作業人員行動不暢。
改善思路
1)清理現場不必要物品,必要物品分類擺放;
2)使異常顯在化并產生情報流;
3)通過雙箱周轉達到情報的精細化、準確化。
改善措施
1)雙任務號備料
2)配料區超市店面化
3)兩箱法運作
4)小批量多站混載搬運
5)物料周轉工裝
對物料進行分裝:并進行定容、定量、定點,有節奏的配料,現場整潔有序,不必要物品大幅度減少,為信息化管理提供條件,配料員由4人減至2人。
兩箱法導入:配送量得以統一,配送過程避免盲目性、隨意性,利于現場整理、整頓;兩箱法能直觀顯示物料缺失信息,便于信息化管理。
多站小批量運送:小批量物件采用多站統一運送,減少搬運次數,降低物料員作業難度
1)現場管理水平明顯提升,問題顯在化;
2)兩箱法使之前的盲目管理轉變成現在的信息化管理;物料按產線節拍配送,配送準確、及時 ;
3) 物流工具和工裝的改善,減少了物流搬運次數,減少物流量。
1)物流路徑由1500米降低至500米,提升75%;
2)換模時間從30分鐘降低至15分鐘,提升50% ;
3)庫存金額從300萬,降低至150完,提升50%;
4)鈑金在制品占地面積由327平米降低至121平米,提升63%;
5)人均產出由12.04提升至13.85,提升15%。